別來有恙,這話聽來很怪,其實,我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。
為什么不先說,算是埋個伏筆,先說原詞——別來無恙。
別來無恙出自《元曲選·凍蘇秦》第三折:“豈知你故人名望,也不問別來無恙?!?/p>
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你我本來是老伙計,以前咱們見了面問寒問暖,發微信點個贊,沒想到如今你升官發財聲名顯赫了,見了面也不問問我身體咋樣,發微信也不給點贊了,這算啥啊,忒不厚道了。
之后,這個詞就主動地接受了前車之鑒,用作了別后通信或重逢時的問候語了。
如在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五回中,蔣干見到了周瑜,曰:“公瑾別來無恙?”
這兒就是客套話了,意思是說幾天不見,您身體還好吧?
當然不能說,幾天不見,您沒生病吧?
意思雖然一樣,但后者卻讓人煩。
據記載,戰國時期的《易傳》一書是如此解釋“無恙”的:“上古之世,草居露宿。恙,噬人蟲也,善食人心,故俗相勞問者云無恙,非為病也?!?/p>
按照《易傳》的說法,那么別來無恙的“恙”,就是一種在草叢中聚居的蟲子,這種蟲子的特點是“善食人心”,簡直像食人蟲,而不是一種疾病,實在是太可怕了!
我老爸是醫生,他老人家講,從醫學上來說,“恙”就是一種恙蟲,又稱恙螨,可引起恙螨皮炎,屬于傳播性疾病。
恙蟲病,就是感染后的恙螨幼蟲叮咬人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,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、持續高熱、皮疹、皮膚受刺叮處有焦痂和潰瘍、局部或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等。
想想好多人都有過這種病,也就不再認為是駭人聽聞了吧?
恙螨寄生的地方通常是雜草叢生的野外環境,上古時期衛生條件差,人們露宿野外,因此常常會患上恙蟲病。
現在,喜歡在外睡覺,或野外辛苦打工的人,一定要小心嘍!
因為恙蟲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,所以古人見面的時候,生怕傳染給自己,就不再照顧面子了,握手前,先互相問一句“別來無恙”。
這就是說,伙計,幾天不見了,您身上到底有沒有恙蟲???若是有的話,您可得說實話,千萬別傳染給我啊,我家里還有老婆孩子老爹老娘呢!
如今,隨著農藥的不斷噴灑和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,恙蟲幾乎被滅絕了,“別來無恙”這個詞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戲場子,轉而換成了“親!我想死你了!”“哈嘍!抱抱!”
曾經讓人羞于啟口的“親”和“抱”現在都成了口頭語,好嗎?
好不好且不論,但事實也沒幾個人敢親敢抱,為什么?
看看吧,士別三日,張三成了開滴滴的,誰知道他對打車的美女起沒起過歹心下沒下過毒手???李四成了跑高利貸的,誰知道他是來搞錢的還是來躲賬的???王五干了傳銷,誰知道他是來坑親戚的還是來坑朋友的???
恙蟲已沒多年,如今咋又遍地?惹得人心惶惶,兄弟不是兄弟。
新的恙蟲,真的是食人心??!
現在,人與人見面,雖不會再問“別來無恙”,但從心里卻會感覺已經是“別來有恙”了,你防我我防你,都心存芥蒂,讓人與人越來越陌生,感覺都像有病似的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northnews.cn/2018/1225/2994409.shtml
【責任編輯:堯日】